【安徽日报】创业投资 如何孵化“硬科技”?

作者:来源:发布时间:2018/07/30

  “硬科技”是指以人工智能、光电芯片、智能制造等为代表的高精尖科技,是需要长期研发投入、持续积累才能形成的原创技术,具有极高技术门槛和技术壁垒,往往难以被复制和模仿。
  合肥作为国家综合性科学中心,拥有中科大等优质的科教、科研资源,“硬科技”资源丰富,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率至关重要。在促进更多“硬科技”开花结果方面,创业风险投资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成为促进科技创新的重要金融力量。
  创业投资快速发展
  为科技创新提供金融支持

  日前,在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的产品展示中心,一台酷似投影仪的激光显示仪格外抢眼,只见激光显示仪发出的光线投射在屏幕上,形成的画面清晰逼真,明显优于普通液晶显示器。
  “普通显示器只能接受30%左右的可见光,激光显示仪可以捕捉90%的可见光,色域更广、亮度更高,代表了未来新型显示技术的发展方向。”研发团队负责人、合肥全色光显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许立新介绍,激光显示仪目前已成功应用于影院,未来将进一步拓展应用场景,有望开启下一个千亿级蓝海市场。
  企业即将进入量产阶段,融资需要日益迫切。然而就是这样“硬科技”却长时间无人问津,一度面临融资难题。“去年参加了‘创响中国’安徽省双创大赛后,许多投资机构找上门,经过比较,最终我们获得了合肥高投的3000万元融资,并承诺未来可以回购股权。”许立新表示,获得融资后,企业发展驶入快车道。
  近几年,我省创业投资市场呈现爆发式增长,为处于蹒跚起步阶段的创新型企业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持。创业投资与科技创业相互促进,对于缓解创业企业融资难、促进产业发展起到显著作用。
  据《中国创业风险投资发展报告2017》显示,安徽省创业风险投资行业发展势头强劲,主要指标跃居全国前六。截至2016年底,安徽创业风险投资机构总数持续增长,达到98家,比上年增加26家,增幅为36.11%,排名跃居全国第4。其中,创投基金(企业)80家,较上年增加了21家;创投管理机构18家,较上年增加了5家。管理资金规模上升至411.87亿元,增幅达到153.15%。投资活动日益活跃,投资项目更加广泛。
  投资同质化现象严重
  早期创业项目不受关注

  虽然创业投资发展迅速,但并不是所有“硬科技”都能获得风投眷顾。
  合肥中科自动控制系统有限公司是一家从科学岛上走出的创业企业,目前在无人驾驶技术研发上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无人驾驶研发很烧钱,尤其在实验测试阶段,需要大量路测积累数据,研发投入很大。”该公司负责人黄学艺告诉记者,企业正处于从小试到量产的关键阶段,急需资金推动,只能寄希望于投资机构。
  “参加过一些创业大赛,也受到了很多风投的关注,但是接触了之后都不了了之。究其原因在于很多投资机构认为,我们还处在产业化初期,没投产、无订单。”黄学艺告诉记者,虽然也有些投资机构有意合作,但条件多是并购或者控股,不符合企业长远利益。
  在合肥高新集团投资管理部经理陈婧莹看来,“硬科技”项目一般多为初创期,偏前沿技术的应用,科技创新性较高,但不确定性较高,风险更大,所以很多社会资本热衷投资中后期项目,对早期项目积极性不高。另外,“硬科技”研发难度大,投资周期长。据了解,一般项目投资周期在10年左右,而“硬科技”风投周期最高可达18年。
  “从技术到产品,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技术转化环节,是最难啃的‘硬骨头’,往往也是最需要资金支持的时候。”许立新认为,当前我省创投市场发展还不够成熟,资本一哄而上,投资同质化严重,大量资金涌向热门行业,但是有些“硬科技”却得不到应有重视。
  许立新认为,当前,在投资机构与科技项目之间还缺乏有效的桥梁。“一方面,风投机构缺乏专业人才,对科技项目本身了解不足,风险容忍度低。而科研人才专注技术研发,缺乏市场开拓、资本对接能力和管理经验,双方难以建立信任关系。”
  发挥国有资本补位作用
  促进更多“硬科技”落地开花

  中安创谷是一家以投资服务为核心的双创服务社区,负责运营的基金大厦项目,目前共引进股权投资基金58支,基金管理公司46家,认缴资金总规模1238亿元,累计已完成投资项目超200个,有力支持了本土科技企业成长。同时通过举办创新创业大赛以及各种资本对接活动,搭建科技企业与资本对接的桥梁。
  “去年中安创谷承办的‘创响中国’安徽省创新创业大赛成果丰硕,共吸引1122个海内外项目参赛,30个海外项目来皖对接落地,国内外70家投资机构参与投融资对接,30多个项目共获得融资超过6亿元。”中安创谷董事长谢海介绍,从去年双创大赛获奖情况看,主要以科技创新类项目为主,商业模式创新类较少,说明我省科技资源丰富。关键在于借助资本的催化作用,促进这些硬科技加快成果转化。
  谢海认为,政府应该引导投资资本流向早期创业项目,让资本市场更关注早期创业企业;加紧建立一支专业的技术成果转化队伍,构建成熟的创业支撑体系,各类创新要素高效配置,促进技术与资本深度融合。
  “政府引导基金不同于社会资本,它不仅仅追求投资收益,还肩负着推动产业发展的重任。在孵化‘硬科技’方面,有效做到了市场补位。”陈婧莹介绍,不同于市场资本以收益回报作为核心评价指标,国有资本更注重重点产业方向培养,从社会效益、产业发展及集聚、前沿科技战略布局、项目成长性等多维度评价,对于项目更愿承担风险,比市场资本可以更多支持硬科技企业。
  作为合肥市高新区重要的双创服务与投融资平台,合肥高新集团共参与设立基金23支,累计投资企业271家,投资企业拥有各类专利3000多项。近年来在全省率先设立天使投资基金、种子基金,截至目前共投资77家企业,累计投资额3.3亿元,绝大部分投向了科技型初创企业。
  “创投机构还应该在资源整合和投后管理上下功夫,为早期项目提供企业管理、市场开拓等更多帮助。”陈婧莹认为,创业投资要做好“募、投、管、退”四个环节,通过产业链、创新链、资本链的精准对接,发现和培育一批安徽的“独角兽”,为培育经济新动能、实现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2018年7月30日第10版)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