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日报】快递员流动性大、季节性缺工严重,是快递行业的“软肋”,智能化、网络化等物流设备的出现,有望破解这一难题 ——借力智能,快递更快更优

作者:来源:安徽日报发布时间:2017/03/08

  快递员改送外卖,员工流失成行业痛点

  2月22日早上7时,在合肥市望江路一家快递公司的营业站点内,已是一片繁忙。刚刚卸下的快件堆积如山,快递员们正在忙着分拣扫描货物。

  “年前大部分快递员都辞职了,只剩下4个人,现有80%的快递员都是年后新招的。”站点负责人李勇告诉记者,往年春节前是快递员离职高峰,节后持续到3月份是快递小高峰,快递企业往往用工缺口。“今年缺工比往年更严重。站点现有近30名快递员,至少还缺两三个人。”

  李勇认为,快递员短缺除了季节性原因外,还有收入下降、外卖行业分流等因素影响。“以前寄一个包裹10块钱,现在只有五六块钱,揽件收入越来越低,派件费也比以前少了。”李勇介绍,公司将业务按区域分包给快递员,快递员负责所在区域快递的派送和收发,快递员收入包括派件和收件两个部分。由于竞争越来越激烈,各家快递公司为了抢夺市场争相低价揽件,行业利润不断减少。“人家一单收3块钱,你收三块五就揽不到件。站点的利润越来越低,只能压低快递员的收入。”

  “前几年快递员一般月收入有四五千元,现在有的只有三四千元。而且投诉罚款额度比较大,客户投诉一次就要罚1000元,一个星期就算白干了。”一名快递员告诉记者,相比送快递,送外卖更轻松,确实有不少快递员转行送外卖。“送外卖时间更自由,一天只有中午晚上两个高峰,收入不比送快递少。”

  苏宁云商合肥地区管理中心物流办公室总经理李俊表示,快递行业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对人工的过度依赖、用工的季节性短缺一直是行业痛点。当前快递市场同质化竞争严重,快递企业为保住市场份额,不得不低价揽件,陷入微利甚至无利境地。“行业平均利润率减少,传导到末端必然导致快递员收入下降,从而加剧了用工形势恶化。”

  2016年,全省快递业务量累计完成6.89亿件,同比增长72.47%,增幅居全国第3位;全省快递业务收入累计完成70.56亿元,同比增长53.02%,增幅居全国第11位。随着快递业务量的不断攀升,各大快递品牌纷纷加速在皖网络布局,抢占市场先机,客观上也加剧了快递市场“价格战”,导致安徽快递企业“增量不增收”。2016年,全省快递业务平均单价降至10.24元,较2015年降低1.3元。

  一台自动分拣机可完成200个人的工作量,智能设备有望破解缺工难题

  2月21日下午,在肥东普洛斯物流园的百世快递合肥分拣中心,几个工人正在快递车旁下货,厂房内自动化分拣流水线如过山车轨道盘根错节,一件件快递包裹从车上卸下后被直接放上传输带,通过不同的路径被传输到不同区域。包裹再被放入传输机上的小车上,小车移动到分拣位置时,自动转动皮带将包裹投入包装袋中,由工人打包装车。

  “一件包裹从卸货到装车最快只需4分钟,一辆车两个小时装满货就可以发车。”百世集团安徽分公司总经理童庆正介绍,公司去年新投用的自动化分拣设备,实现了自动分拣、自动路由识别,除卸货、上货由人工操作外,其他环节基本实现自动化,大大提高了分拣效率。“原来完全靠人工分拣,一个熟练工一小时分拣60单,现在自动分拣机每小时可以分拣12000单,相当于200个人的工作量。”

  “在人力因素的制约下,物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在哪里?”童庆正认为,除了优化供应链布局外,还要依靠科技力量降本增效,而随着物联网、机器人、仓储机器人、无人机等智能物流方式的日益成熟,无疑为物流企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最佳解决方案。

  童庆正介绍,始发端的小件集包和末端的小件分拣是快递行业常见的两个痛点,这两个环节工作繁杂,用工人数多,过去完全依靠人工记忆识别面单信息,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容易出错。现在通过自动分拣机等智能化设备,面单读取、货物流向等环节完全用电脑完成,节约了更多人力资源。“以前高峰时80个工人作业仍然紧张,现在有了自动化分拣机,整个分拣车间只需30多名工人,高峰时段也能保持平稳运行。”

  近年来,我省物流业加速发展,成为服务业的重要增长点。但是,信息、技术、装备等现代化水平偏低,装卸搬运、分拣包装、加工配送等专用物流装备应用不足,物流企业竞争力较弱,服务功能单一“小而散”局面没有根本改变。

  物流企业装备升级的需求,催生了智能物流设备市场的火爆。安徽一一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门研发生产智能分拣设备的企业,该公司副总经理王爱民介绍,目前智能物流设备技术日益成熟,已经能够满足包装、分拣、装卸等多种需要,可以广泛应用于快递、医药、图书等多个领域。“公司生产的智能分拣设备去年销售紧俏,今年以来一直订单不断。”

  用手机远程管理仓库,大数据让仓储管理更轻松

  2月21日上午,在苏宁云商合肥物流分拨中心的立体仓库内,一排排高达十几米的巨型货架整齐排列,上面有序摆放着各种快件,不时有装卸工人驾驶着电动叉车在货架间作业。

  “仓库原来是平面仓库,容积率只有40%,最多能容纳6万件快递件,去年改造成立体仓库后,容积率提高到了70%,能够容纳近10万件快递件。”李俊介绍,仓库改造后,物流效率大大提升,仓管员由原来的30多名下降到现在的10名,原来需要100多名装卸工人,现在只需要20多人就能轻松完成作业。

  货物量增加了,用工量为什么不增反降?“智能化系统是效率提升的法宝。”苏宁云商合肥地区管理中心总经理左涛告诉记者,在对货仓进行立体化改造的同时,苏宁物流仓还引进了大数据管理系统。通过WMS货存管理系统,产品从入库到存储、出货每个环节都实现了信息智能管控,所有的商品都是无死角盘点,对于商品的库存分析也能提供有利的数据支撑。

  “每个快递员手机里都安装了智能终端系统,手机扫描就能实现智能分单,做到了傻瓜式操作,省去了以往人工记忆易出错的问题。”李俊介绍,通过大数据信息系统,大大节约了公司的人员培训成本。原来一个工人至少要培训3个月才能熟悉仓库的位置,现在通过大数据系统,新入司的人员两天就能找到商品的所在地。“通过智能化管理,目前发货时效较前期提升一倍时间,原先从拣货到发货需要一天作业量约5个小时,目前只需要2小时可以完成2000件商品拣选出货。”

  合肥博焱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物联网企业,该企业运用物联网技术,以云计算、大数据平台为依托,为行业用户提供物联网仓储整体解决方案。“传统物流企业正在向智能仓储物流靠拢,未来物流仓库要通过搭建信息系统建立自己专属的云仓,利用物流数据分析优化网络分仓和管理快递运输资源。管理层通过手机就能随时掌握仓库物资入库、出库及在库情况,实现远程管理。”该企业总经理钱波说。(2017年2月27日第09版)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