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凯:更鼓电子总经理
郑凯,甘肃人,更鼓电子总经理,中国科大1998级本硕博连读。博士毕业后在外企工作8年,2015年走上自主创业之路。其团队自主研发的硬件原型机产品“时间同步节点”于2018年7月5日正式发布,更鼓电子是国内首家做到亚纳秒级别精度的时间同步的企业,目标是带给未来世界更精准的时间同步技术。
“国家在‘十三五’规划中提到了‘高精度地基授时’,而我们的想法无疑是超前的,产品在国内甚至国际上都还没有竞品。”合肥更鼓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创始人郑凯,在谈到“地基授时”“ 高精度定位”这些关键词时,充满了期待与自信,“很多 人都不知道我在做什么,包括合肥高新区对我的项目一开始也摸不着头脑,但他们还是选择了信任和支持。”
郑凯是甘肃人,1998 年进入中国科大学习,9年本硕博连读,与科大结下了深厚的情缘。“本科学习的是电子,硕士和博士学习的是核技术及应用。”郑凯回忆说,自己早在高考之前,就因全国竞赛获奖,而被提前保送至科大。作为“佼佼者” 的他,当然不会就此放弃高考,那一年高考,他依然考出了清华的分数。
“通过和家人商量,还是决定去读科大。父母觉得我生性好动,不适合去北上广那样的大城市,想让我去个能安静读书的地方。”郑凯理解父母所谓“安静”的地方,实际上是较为偏远,经济也不甚发达的地方,“那时候的合肥确实是个小城市,我们常常开玩笑说,站在合肥市中心,都能看见科大的图书馆。”就是这样“安静”的小地方,却有着非常浓厚的学习氛围和数不清的优秀学子,“在科大,感受最深的一点是,必须拼尽全力,才能勉强及格,像我这样也就是个中等水平。”2002年本科毕业那年,郑凯选择继续读硕、读博,“那时候还是迷茫的,不知道自己未来要做什么,那就先读书呗。”博士毕业后的郑凯在外企工作了8年。令人羡慕的高收入、光鲜亮丽的名片头衔、飞来飞去的高级白领模式..这一切,不好吗?“不好,我甚至不知道外企为什么要给我发这么高的薪水,我开始质疑自己。抛开一切外界赋予我的价值,我在这个社会和市场.上,究竟价值何在?我能走到哪一步?”郑凯在毕业多年之后,终于明确自己想要什么,生活绝对不该是现在这样。
2015年年底,他和当时公司几个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一同走出来,决定把自己琢磨了很久的东西付诸实践,“我们一直在摸索中前进,一直到2017年年底,更鼓的研究方向才明确,我们开始找寻投资。”当郑凯把自己的想法用PPT等形式展现出来的时候,没有人知道他想做什么,没有人理解他的想法。直到跟合肥高新区接触了五六次后,高新区给予了首轮500万元的天使投资,自此,郑凯团队在合肥有了“革命根据地”——高新区“天翅创”众创空间。“其实高新区一开始也没有完全理解我们要做的东西,但他们隐约觉得这个东西‘有戏’,而且他们也做了调研,包括中科院在内的潜在客户表达了对我们产品的兴趣,有的还签了意向协议。”郑凯始终觉得,失败没什么可怕,不断追求的过程才是人生的意义所在,“人生太短了,不尝试太可惜。”
2018年7月5日,郑凯团队一直只在PPT上呈现的概念正式问世,其自主研发的硬件原型机产品“时间同步节点”可以为10km范围内部署的节点提供亚纳秒量级的时间同步。“现在的精准度可以做到10- 10(亚纳秒级),但是军工和研究所还只是在微秒级。”郑凯介绍说,产品主要面向科研院所、大型企业等高端客户,在大空间尺度内,可以满足从几米到几十公里量级的部署需求。目前,更鼓电子主营业务超精准时钟网络设备持续迭代并形成销售,基于超精准时钟网络设备,提供多通道分布式数据采集及分析一体化解决方案,完成关键客户交付,形成复制订单机会。
自2018年成立以来,更鼓电子也获得一些行业内的奖项,2018年参加全球物联网大会及创新成果点映,获得2018GIC-艾欧特大奖亚军。在2019第二届全国集成电路“创业之芯”大赛中获,参加英特尔FPGA创新大赛,获得优秀团队的称号并且与英特尔中国FPGA创新中心签署战略合作协议。2019年4月在“创业英雄会”合肥站决赛突围,入选央视, 10月登上央视《创业英雄会》栏目。2019年12月份成为“中关村空间信息产业技术联盟”会员单位。2019年、2020年、2021年连续三年获得高新区“雏鹰企业”称号。2020年10月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称号。
郑凯介绍,更鼓电子的目标是领航新一代同步时间信息网络,“从国防技术革新到民生基础发展,从尖端科学探索到人工智能实现,未来世界需要更精准的时间同步技术。”当然,创业路上,免不了面临各种各样的困难。“目前一个重大的问题,就是人才,能吸引到自己想要的高端人才很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