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辉:合肥本源量子计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张辉,合肥本源量子计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1999年9月至2003年7月就读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系,获得理学学士学位。2003年7月至2008年7月,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科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攻读硕博研究生,并获得光学博士学位,期间进行有关量子信息的博士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低温半导体电子输运实验研究和双量子点中的量子信息理论研究,曾参与“固态量子芯片研究”超级973项目等多个重大科研项目,在校期间发表论多篇sci文章,获评研究生“求是”奖学金。
毕业即“失业”
2008年,张辉在攻读完博士学位后,面临着“毕业即失业”的窘境,由于当时国内没有做量子计算的企业,实验室的博士毕业后没有相关领域的职位,只有转行,这直接导致国内量子计算领域的人才一直在流失。这些年来,张辉的导师郭光灿院士和郭国平教授,以及中科大的博士师兄弟们依然在合肥坚守着量子计算赛道,张辉也一直无法割舍曾经的那份梦想,与他们保持着亲人般的联系。
2017年,起源于中科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的国内首家将量子计算正式推向商用领域的量子计算企业——本源量子正式在合肥成立。
在年少梦想和师生之情的“召唤”下,张辉在自己38岁那年,毅然放弃在家乡有多年积淀和高薪的工作,又一次踏上了开往合肥的列车。
“这里有我未尽的事业”
2019年张辉博士正式加入本源量子,全面统筹公司战略研发,主要研究方向为量子计算机的整机建设和量子软件技术研发。在量子计算、量子模拟、量子计算专用芯片等方向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参与编辑《量子计算与编程入门》专著,在核心期刊发表3篇论文,申请及拥有近10项发明专利,有着丰富的量子计算工程化建设研发和高新技术企业项目管理经验。
“这里有我未尽的事业。”张辉说,自己至今还记得再次从合肥南站下车的那一刻感受到的合肥的变化。“大气亮堂的车站、整洁的路面、快速的交通……而这里蓬勃发展的科技创新事业,是他回来的重要原因。“我常说自己是个上海人,但有一颗‘合肥心’。这些年合肥日新月异的发展,一路向前的科技创新,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通往科学的路径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科学的顶点。量子计算这条道路正是如此,“因为它难,才更值得做。本源量子成立的初衷,就是要让量子计算机走出实验室,真正为人类社会服务。”张辉说。
中国量子计算先行者
从早到晚,本源量子实验室中都有许多科研人员在忙碌,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本源‘向前走’的每一步,都是大家在实验室里长年累月潜心研究的成果。”张辉说,过程虽然艰辛,但合肥一系列的科技政策,强大的人才资源等,让他能始终保持满满的信心,本源量子也因此能在几年间,快速取得一个又一个进展。
成立五年来,本源量子先后发布了首款国产量子计算机控制系统、国内首个自主研发的可交付使用的超导量子计算机”本源悟源“、国内首个基于真实量子计算机的超导量子计算云平台、国内首款量子计算机操作系统”本源司南“、国内首个量子芯片设计工业软件“本源坤元”等;目前本源量子在量子技术发明专利处于全球领先,已取得500余项知识产权成果,包括专利申请400余项、软件著作权100余项。
“量子计算一定是人类集体智慧的产物,我们希望在量子计算领域,为国家‘争’到足够多的核心专利,让中国在全球量子计算科研领域占有一席之地。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扶持和引导下,很多行业都逐渐开放愿意去尝试新鲜的前沿技术,参与到技术创新从0到1的突破中,尤其是部分行业的龙头企业参与到量子计算领域使我们更加有信心走下去。”张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