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万如曾在中国科大度过了8年学习时光。干练、务实,中国科大严谨的学风在桂万如身上烙下了深深的印记。
2017年,桂万如的生活轨迹再次和中国科大发生交集——他和一帮中国科大师兄弟把目光盯上了璀璨的星空——成立了一家专注于研发宽带卫星互联网终端的公司。“随着通讯业的发展,未来低轨民用卫星投入使用,作为卫星通信终端未来应用场景非常广阔。”说起未来,桂万如豪情满怀。
科大智慧参与布局合肥半导体
1991年,14岁的桂万如考上一所学校工业电气化专业,四年学习时光,让他与“电”结下了不解之缘。1997年,桂万如入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机电一体化专业,在科大这所科学技术的殿堂里,桂万如像发现了矿藏丰富的知识宝藏,遨游在知识的海洋里。2002年,他又考取了中国科大的研究生。
2005年毕业后在一家国际知名的通讯公司工作5年后,2010年桂万如回到了合肥,投身到合肥市集成电路产业初期的发展事业中,先后参与组织向合肥市委、市政府提交了《合肥市发展集成电路产业的机遇、条件及发展路径建议》、《合肥市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研究报告》、《促进合肥市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试行办法》、《合肥市物联网运营支撑服务平台》等多份重要报告并被采纳,2013年与主管部门一起完成了《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集成电路设计分会2013年年会方案》,促成合肥市成功申办会议,合肥市作为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后起之秀获得了业界的瞩目。同期作为副秘书长全程参与合肥集成电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筹办和运作,作为合肥市半导体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招商总监也为合肥高新区IC设计产业园建设和IC项目招商引资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
他和科大师兄弟一起仰望星空
2017年1月,桂万如的职业生涯再次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发生了联系——他与几位科大校友联合创办了若森智能,专注于研发宽带卫星互联网终端。这个有着中国科技大学学术背景的公司刚起步就在研发上取得不少突破。2017年,参加科技部主办的第六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即获得安徽赛区初创企业组一等奖,并在电子信息组全国赛中获得“优秀企业”荣誉。公司的技术实力和产品项目得到了各位专家和领导的充分肯定和认可。
安徽创新馆序馆展览的若森智能卫星互联网终端
桂万如介绍,最近几年以来通讯业的发展如火如荼,如果说2G网络通讯的手机主要是接打电话,收发短信;携带3G网络的手机,则有了上网功能;4G网络则让手机视频交流变得快捷顺畅;目前正在逐步应用的5G网络则使手机和物联网、大数据进行了实时链接。桂万如表示,未来6G功能则是地面5G与低轨卫星的结合,必将提高用户的无缝宽带网络覆盖,有着广阔的应用空间。
卫星天线未来有可能普及
桂万如介绍,目前的手机网络接入是依靠网络供应商的基站提供信号支持,但是囿于基站布点的局限性,有不少地点处于信号盲区,在这里,手机就处于无法接通网络的“裸奔”状态。“如果能有一款性能可靠的卫星信号接收设备,就可以不受地点限制,在任何地方都可以轻松和互联网连接上,从而实现随时随地上网冲浪。”
若森智能凭借强大的研发团队与自主研发平台,以核心技术为引擎,带领团队在新算法、新工艺、新材料方面率先突破,积累了多项数字相控阵算法及龙伯透镜打印技术为基础的核心知识产权,公司研发出了全球首套基于龙伯透镜的相控阵卫星通信天线,解决了航海航空、应急指挥、抢险救援、石油开采、电力巡检等应用场景的刚性网络需求。公司与中国卫通等卫星运营商建立了战略合作,并发起成立了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卫星互联网分会,致力于整合上下游和行业资源,共同促进卫星互联网的发展。
2020年4月,随着国务院发改委将卫星互联网明确纳入“新基建”,上下游产业所处的“赛道”即将迎来爆发期。桂万如表示,面对新一轮风口,他和他的创业团队已经厉兵秣马,蓄势待发。